·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
新闻中心
    海南大学承办第三届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
    时间:2025年04月02日 15:48  来源:

3月29-30日,“第三届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在海南海口星海湾铂尔曼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全国金融专硕教指委)主办,海南大学承办,海南农村商业银行联合承办,海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提供特别支持。大会以“高水平金融开放与高质量金融人才培养”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学科带头人、金融机构高管及行业专家等近300名代表参会,共商新时代金融教育改革与人才强国战略。


图片

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

这是大会现场照片。


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开幕式于3月30日上午召开,由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唐宁玉主持。

图片

3月30日上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唐宁玉在主持。


海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致开幕辞,向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介绍了近年来海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效,强调金融学科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

图片

3月30日上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骆清铭在致开幕辞。


海南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陈维在致辞中强调金融人才对自贸港建设和金融强国的重要性,分享海南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成效,并感谢海南大学为金融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呼吁携手推动金融强国建设和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图片

3月30日上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陈维在致辞。


海南省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方昕在致辞中总结海南自贸港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成就,他强调金融人才对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通过高校合作、课程优化和产教融合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建议,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和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图片

3月30日上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方昕在致辞。


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的序幕论坛于3月29日下午召开,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谦致辞。

图片

3月29日下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刘谦在致辞。


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志生作了题为“高水平金融开放与高质量金融人才培养”的主题演讲。

图片

3月29日下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李志生在作主题演讲。


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培训中心副主任(正局长级)潘光伟作了题为“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主题演讲。

图片

3月29日下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潘光伟在作主题演讲。


圆桌论坛由东南大学首席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彭龙主持。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俞红海,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和中国精算师协会联合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商敬国,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学会跨境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方宏,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金清,海南省金融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海南大学教授王丽娅,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晔作为演讲嘉宾先后发言。

图片

3月29日下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彭龙在主持。

俞红海、商敬国、王方宏、张金清、王丽娅、郭晔作为演讲嘉宾先后发言。


开幕论坛工作报告和主旨演讲部分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史建平主持。

图片

3月30日上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史建平在主持。


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作关于全国金融专业委员学位教指委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的工作报告,2024年度统筹全国255个培养点,聚焦五大核心任务:制度标准建设(制定专项评估方案、学位论文与实践成果要求,推进金融博士申报论证)、平台搭建(举办人才培养大会、金融教育论坛及数字金融高端论坛,累计吸引超500所次单位参与)、考核评估(完成全国授权点专项评估及多校自评)、培养指导(新增入库案例227篇、优秀论文34篇,案例库总量达1138篇,组织全国案例大赛)和信息互通(完成149所高校金融专硕培养调研并提交国务院)。2025年将深化制度标准化(推进金融博士申报、行业导师标准)、举办第八届中国金融教育发展论坛及2026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强化师资培训与质量考核,拓展案例赛事,加强政校企联动对接行业需求,持续提升金融专业学位教育质量。

图片

3月30日上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赵锡军在作工作报告。


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级教授吴晓求作题为“中国金融变革与高水平金融人才培养”主旨演讲,强调了金融人才在中国金融变革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金融人才的培养需要紧跟时代变化,融入科技元素,以适应金融与科技融合的趋势。同时,海南作为金融开放和国际化的先驱,肩负着探索金融开放之路的历史责任,包括推进人民币自由化和国际化。此外,金融教育需要进行根本性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都需要改革,以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金融发展趋势的高质量人才,为金融强国建设和中国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图片

3月30日上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吴晓求在作主旨演讲。


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中银国际前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作题为“全球变局与人民币国际化”主旨演讲,指出在全球变局冲击美元主导体系、区域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通过跨境结算突破与资本项目开放创新(本币先流动后兑换、海南自贸港试验等)取得关键进展,未来将依托亚太区域合作深化(如亚洲债券市场、香港-海南双枢纽布局)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锚货币,为重构国际货币秩序提供中国方案,助力全球化转型与亚洲经济韧性提升。

图片

3月30日上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曹远征在作主旨演讲。


大会论坛(圆桌)以“高水平金融开放与高质量金融人才培养”为主题,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莉亚主持,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北京工商大学原副校长龚六堂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王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强,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潘敏等5位演讲嘉宾先后发言,就金融业界和学界如何顺应AI和数字经济时代;财经学科高光时刻退潮,金融专业招生和就业受到冲击,金融应如何应对;以及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和金融强国目标下,金融学者和教育者应如何发挥作用展开探讨。其中,吴卫星校长提出金融教育需处理好金融与科技、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金融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龚六堂教授强调保持金融人才培养的基本逻辑,拥抱AI技术,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跟时代脉搏。王坦教授认为AI时代需掌握底层逻辑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将实践问题融入教学,提升专业化水平。瞿强教授强调金融伦理和经济学基础的重要性,课程设置需注重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潘敏教授指出面对技术冲击,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减少课程细分,注重国际化和市场化方向,推动教育创新。

图片

3月30日上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刘莉亚在主持。

吴卫星、龚六堂、王坦、瞿强、潘敏作为演讲嘉宾先后发言。


3月30日下午,两大平行论坛分别在海口星海湾铂尔曼酒店天津厅A和天津厅B两个会议室举行。

平行论坛一在天津厅A举行,圆桌论坛一主题为“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晔主持,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马莉莉,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志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副院长邓军,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付景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何青作为演讲嘉宾分别发言。马莉莉院长强调了数字科技对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指出应利用数字科技解放金融系统;王志强教授认为当前金融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应注重金融意识、合规意识、信用意识、风险管理意识和金融创新意识,以适应金融行业的服务性本质,推动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邓军副院长提出在当前AI技术大力发展背景下,应注重数字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能力提升以及安全风险防范;付景涛副院长提及金融专业硕士人才培养难题,强调跨学科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因地制宜调整培养方案,为开放人才提供操作空间。何青副院长基于毕业找工作难等问题,提出应适应社会变革,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将金融人才由“内卷”转向“外卷”,走向国际。

图片

3月30日下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郭晔在主持。

马莉莉、王志强、邓军、付景涛、何青作为演讲嘉宾先后发言。


平行论坛一的圆桌论坛二主题为“做好金融五大篇章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蒋海主持,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红建,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院长李志刚,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周伟,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崔建军,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魏旭作为演讲嘉宾分别发言。王红建院长介绍了江西财经大学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模式,提出要顺应AI和数字经济时代,通过金融科技、金融+法学、金融+会计三大方向培养人才,打造适应未来金融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体系。李志刚院长介绍了上海商学院金融人才的培养方案,通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等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区域金融人才培养需求。周伟院长也提出,以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为核心,协同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等五大领域发展,推动云南省沿边金融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崔建军教授指出高校研究应关注金融本质和基础理论,同时强调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研究的重要性,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魏旭副教授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通过跨学科合作、实验室建设、量化投资方向探索及与业界深度合作,培养金融科技与量化投资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前置培养、实践基地和就业直通车等方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推动金融学科向数据驱动和硬核方法规范化发展。

图片

3月30日下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蒋海在主持。

王红建、李志刚、周伟、崔建军、魏旭作为演讲嘉宾先后发言。


平行论坛二在天津厅B举行,圆桌论坛一主题为“推动产教融合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金清主持,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李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原副院长杨柳勇,金元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峰,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罗荣华,广东金融学院金融与投资学院院长项后军作为演讲嘉宾分别发言。李伟院长强调产业发展领先于学科建设是常态,金融领域需顺应经济产业变化优化培养模式,结合实操性和理论性训练,关注未来人才培养方向。杨柳勇院长指出产教融合是金融教育改革的关键,需结合产业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提升教学效果。陈小峰总经理介绍了海南自贸港期货人才培养基地的具体培养模式,同时展望海南封关运作和跨境资管等金融创新领域的潜力,呼吁高校与海南金融机构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需求的紧密结合。罗荣华院长提出要通过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应用型金融人才, 强调科教融汇和行业结合,同时关注地方需求,为金融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项后军院长强调产教融合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通过构建联合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图片

3月30日下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张金清在主持。

李伟、杨柳勇、陈小峰、罗荣华、项后军作为演讲嘉宾先后发言。


平行论坛二的圆桌论坛二主题为“中国特色金融人才培养与思政法制教育”,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与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束金龙主持,作为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万谍,重庆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牟晖,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追,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屹立作为演讲嘉宾分别发言。万谍副院长提出金融思政教育对坚定学生职业发展信心至关重要,需结合行业场景与区域特色,通过与地方机构合作、实地调研及课题研究,让学生理解金融价值,实现金融强国理念;王兰院长指出通过跨学科融合、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构建碳金融双学位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服务地方金融行业需求;牟晖副院长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理工科优势,提出应培养具有前瞻性与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金融人才;刘追副院长介绍了石河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通过兵团精神、区域特色课程及实习安排,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金融人才,同时强调文化特色与职业伦理,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陈屹立副院长汇报了西南政法大学通过双学位培养模式,结合法学与金融学,以问题和案例为导向开发课程,强化师资建设,注重价值观引导,培养具有法治意识和金融合规能力的专业人才。

图片

3月30日下午,海南大学承办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这是束金龙在主持。

万谍、王兰、牟晖、刘追、陈屹立作为演讲嘉宾先后发言。


大会分为“第三届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第五次会议”和“2025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大会”两大部分。“人才培养大会”又分为序幕论坛、开幕论坛、大会论坛(圆桌)、平行论坛四个环节。29日下午召开序幕论坛,30日召开开幕论坛、大会论坛(圆桌)和平行论坛。

本次大会圆满结束。



  • 联系地址:海南大学海甸校区社科群楼B320室(MBA教育中心)
  • 联系电话:0898-66279201
  • E-mail:mba@hainanu.edu.cn
  • Copyright  © 海南大学-MBA教育中心 美工支持/中旗网络